阅读历史 |

第22章 第 22 章(1 / 1)

加入书签

建康城中的名士们一边坐于茶楼烹茶一边俯瞰街边,看见孟令姜笑着跟她打招呼:“七娘,又去种地了?”

他们的目光有些探究,还有几分同情:柳家又退婚了,这孟七娘只怕很难再说婆家了。

有人得了点小道消息就洋洋洒洒地说道:“这次柳家退婚啊,听说是陛下的意思,这陛下突然插手柳、孟二府的亲事,别是有咱们不知道的内情吧?”

另外一人说道:“这几日传言青州又要打仗了,这件事会不会跟青州有关系?”

“……”

众说纷纭。

议论乏了,一人大声问路过的孟令姜:“种的美人吗?”

孟令姜浑不在意地笑了笑:“是呀。”

都心照不宣地玩笑一回。

街肆的另一侧。

“流民多,上点心看好了,”宋蟾光对大理寺丞项正说道:“别让这几家在城外的田庄出什么事才好。”

项正有点懵,城外的田庄……关他们什么事。“

阿七:“城外……的田庄不归咱们大理寺管的。”

郎君不是喜欢管闲事的人。

宋蟾光:“以后归大理寺管。”

阿七:“……”

好吧,郎君你说了算。

夜里。

宋蟾光看着他白日里登记的册子:“这些会打铁的、会编织的、会刺绣的……手艺人,要是放进城来,他们哪怕找不到买主,也能自谋出一条生路来。”

阿七:“陛下会同意吗?”

宋蟾光就着如豆的灯光取出笔,写起折子来。

同不同意的,先送上一份折子再说。

何况,新帝目前连行宫都没有,还住在旧东吴留下来的院子里,王妃带几个孩子都要住不下了,扩建行宫是早晚的事。

他可不是想助长的奢靡之风,而是觉得这是他挡不住的事情,以后这些工匠,是有用的。

这些旧宅子多少不如人意,愿意扩建或者翻盖的士族还是很多。

果不其然,次日,新帝便回复了他,命他一手操办此事,但凡能自谋生计的,全部放进城来,在大理寺登记身份文书,成为治下的良民。

另有三百多人从前在北地是种田的农民,由大理寺出面给了身份文书,赐给孟令姜——垦田种田。

不过这些人韦璟可不是白赐给她的,而是要从他们垦的田里的收成里面抽取三成。

说多不多,说少也不少,孟令姜算了一笔帐,答应下来。

剩下的人眼看着能工巧匠有本事的进城了,只求一口饭吃的跟着孟令姜走了,有的人到士族家里做事去了,留下来的人病死了几个之后,心气也不高了,找个当地小富即安的农户或是小商贩之家干活打杂去了。

城中的士族原本许多在北地都是有良田的,他们深知要立住脚跟,没有产业田地不行,一打听,得知孟七娘在城外圈了很多田地,已经种上水稻了,许多人心思活络起来,或买或雇流民,下一步打算买田或者垦田。

因而,这一波流民很快就被各士族之家接纳了。等他们都进了城,整个建康也越发热闹,生机勃发。

各家一通盘算下来,总算把流民的事情摆平了。

那日在城门口遇见,宋蟾光大步流星走过来:“要说,这次流民的事,我得好好谢谢女郎呢。”

孟令姜帮他摆平了大麻烦。

孟令姜说道:“宋大人客气了不是。”

打过招呼,她如常回家去了。

“听说了吗?”晚饭后孟令允来找她消磨时光,这次孟九娘孟令兰和孟十娘孟令晖也跟着来了,她一个十一,一个十岁,梳着百合髻,惊鸿髻,这个朝代虽嫡庶意识没那么明显,但妾室一般出身低贱,或者连娘家人都没有,其生出的子女没了外祖扶持,生母又眼皮子浅在家中混不开的话,嫡庶的区别就显现出来了,倘是生母实在出挑的,受父亲重视的子女,对外说亲的时候,并没有人会刻意区分嫡庶:“柳世子把他房里的美婢送给周家六郎了。”

显然,孟九娘的生母并没有教她多少有用的东西,只把她打扮的艳丽。

孟十娘是孟令允的庶妹,却养得玉净花明,一双水眸宛如琉璃。

“就是那个叫绛桃的。”孟令晖说道。

跟着她的仆妇也搭腔:“说周六郎又把她转手赠给了好友,这些天啊,建康城传出来好几首写给她的诗呢。”

她还学了几句念给女郎们听。

菡萏两瓣桃花唇,软温新剥鸡头肉①。还有什么春风一度花已残。

孟令姜:“……”

这么生猛的艳诗,岂不是说绛桃沦落成了妓子。不得不说,男人就是男人,玩的花样真是多。

孟令允听罢脸色变了,她低声呵斥钟氏:“胡咧咧什么。”这等不入流的艳诗淫词岂能在女郎们跟前说。

钟氏叫冤:“四娘骂的好,奴婢再不敢混说了。”

孟令允怒气未熄:“拉下去打二十板子,罚为下等仆妇。”

钟氏浑身瘫软地哭着被另外两个仆妇拖下去了。

孟令姜心道:孟令允并不是刻板之人,为何今日因为一两句外头听来的艳诗动怒,有点反常了。

“九娘,十娘,”孟令允似看出了她的疑惑,笑着对两位妹妹说道:“你们玩去吧。”

九娘和十娘到院子里玩跳房子去了。

等她二人一走,孟令允说道:“自来了建康,叔伯在外地做官,家中的仆妇不安分,前几日大伯房里的老婢温氏与城里一家的少年私通,怀了身子,都显怀了我和六娘才知晓。”

孟令姜:“这……”

她记得温氏是个年近四十的妇人,夫君老实窝囊,她竟背着他竟勾了一位少年,好手段。

“要是先前在北地时,家中仆妇与人私通,生下子女皆是府中奴婢倒是好事,”孟令允说道:“如今光景大不如前,养不了那么多人。”

断不容许府中仆妇与男子有私。

因而当她听见钟氏一脸春色地念外头听来的艳诗的时候才动了怒,是怕府中的奴婢不安分到外面勾人鬼混。

孟令姜:“四姐打算怎么处置温氏?”

“我也不知,”孟令允说道:“倘若堕去胎儿,又怕温氏心生怨恨。”

再说了,她不曾干过杀人越货的事,纵使再精明干练,也下不了手。

撵她出孟家,这般丑事必然张扬出去,连累他们孟家的名声,棘手极了。

“六姐怎么说?”孟令姜问。

“六娘一个未出阁的女郎,”孟令允口气发苦:“她也想不出办法来。”

在先夫贺兰家时,一旦发现仆妇与人私通,直接打死,对外说暴病而亡。

孟令姜:“……”她不管家,对此事也不好说什么。

谁知道过了两日,孟令允跟她说,孟令云把温氏要去了。前几日齐王府来人抄走了孟令云的八字,这便是她和齐王的关系定下来了,孟令云想在府里选几个人带进齐王府,除了孟老夫人给她挑选的婢女之外,她自己还挑了几名仆妇,其中就有温氏。

“她救温氏一命,”孟令姜在心里说道:想是来日让温氏死心塌地为她卖命的。

“温氏生下的孩子留在孟家,”孟令姜说道:“以此为要挟,温氏不敢对八娘不忠。”

孟令允说道:“七娘,你太了解八娘了。”孟令云多半打的是这个主意。

温氏不值一提,这件事说过一回就过去了。

“我把九娘和十娘带来见你,也是见一次少一次了。”孟令允又伤感地说道。

孟令姜:“四姐说什么呢?她们还小,且要在家中好几年呢。”

孟九娘才十一岁,孟十娘才十岁。

忽然她眼皮一跳,觉得孟令允话里有话,莫不是……

孟令允拉着她低声说道:“她想选一个带进宫去当媵妾。”

好家伙,自己嫁给齐王也就罢了,还要拉上一个妹妹,孟令云这脑回路绝了。

她穿过来这些年,只见过姐死之后娘家妹妹才嫁过去当填房的,没见过出嫁先陪嫁一个族中姊妹的。

竟叫她见识了“媵妾”这种陋习。

孟令姜:“……”她这准备作的真是万全了。不能不说,孟令云还是有几分手段的。

孟令云一门心思都在做齐王妃上,平时打照面也看着和和气气的,算是相安无事。

这阵子水田里的苗疯了一样长,长势无比喜人,沤肥的功劳。叫田间的农人称奇。

垦田的话用的是火烧,这个朝代还没有什么环保的理念,“火耕而水耨”,“火耕”就是烧掉野草或者矮丛,就地种植农作物。

“水耨”指的是把一块地围起来,积水,而后靠着炎炎夏日把里面的杂草给沤死,之后泄去水,再花费功夫打理出来,在地里种植稻米等江南的农作物。

养那些奴仆是要花费心思的,她在辛村买下来三套挨在一处的宅基地,稍稍整修便让他们住了进去。

除去买米耗费银子如流水一般外,其他的还真没怎么花钱。

流民们很感激孟令姜的收留,卖命为她垦田。在垦好的田里,他们抓一把泥土捏在手心,止不住流泪:江东的土地太肥沃了,他们说。期待着秋冬播种季的到来。

作者有话要说:①出自宋乐史的《杨妃外传》。

————

明日不更,么么哒。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