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章 果香村有去鱼米乡换粮食的传统(1 / 1)

加入书签

宋香遇也这么想过,可现在想嫁到城里去,也不太容易。

她虽说长得好看,可是是个乡下姑娘,家里条件也不好,又怕嫁到城里去受到眼高于顶的婆婆的磋磨。

说她嫁到城里来是为了吃细米,吃不惯她们山里的红薯土豆啥的。

她脑补了一阵子,顿时觉得很可怕,在山里过了十年的日子,她已经习惯了。

再让她嫁到城里去,指不定三天受折磨,五天一吵架的。

这也是有前车之鉴的。

就说他们果香村的一个姐姐,嫁到县里的郊外,那也不算城里,就是比山沟沟要好一些。

可每天要去挑水做饭洗衣,婆婆觉得她是山里来的,粮食关系也不能转到城里去,街道里也没法给她分粮食,还得用钱去其他有粮的人家买粮食吃。

这样一来二去的,那个姐姐三年也没生孩子,就经常被婆婆数落,最后她还是离婚回来了。

结果她回来后嫁给了本村的一个汉子,一年之后就怀了孩子,这事儿也是比较稀奇,引得众人纷纭。

不过前夫不能生应该是真的,那个姐姐平白嫁到县城郊外去受了两三年的磋磨还要背上不能生的罪名。

后来她嫁回了村里,虽说日子过的还是紧巴巴的,可好歹有盼头了。

既然嫁到城里希望渺茫,可是宋母和宋父商量着,要不把宋香遇嫁到镇子上,或者比他们果香村更大的地方。

他们果香村地少人多,靠山吃山,山路崎岖,要是能嫁到外地,比如隔壁省那边的鱼米之乡,那宋香遇这辈子就吃穿不愁了。

可是宋父宋母舍不得把女儿嫁到那么远的地方,像以后回娘家探亲啥的路途遥远,三五年说不定都不能回来。

宋有粮却觉得把妹子嫁到鱼米之乡是个好主意,他经常和同乡的人去隔壁省那边用土豆换大米吃。

在那个年代,去隔壁省得用脚走,经常走几天几夜的山路,还得是腿脚麻利的汉子去,腿脚慢的得走七八天。

用土豆去隔壁省换大米,是自古就有的传统,当年干革命前辈都这样做过,队伍经常走几天几夜去换大米回来当补给。

那个年代能有口吃的,别说走几天几夜了,就算是走半个月一个月也不是困难。

宋有粮跟着同村的人去鱼米乡那边换过几次大米吃,第一回回来时走的脚都起了脚泡,后来习惯了,脚也磨出了老茧。

这次他带着同村的和山那边隔壁村的几个汉子,准备又去隔壁省的鱼米乡换大米吃。

这年头看得紧,可不去换大米吃,大家日子也过不去,总不能一年到头都吃土豆吧。

宋有粮在同村喊了二十几个汉子,他们果香村以前共有五十几户人家,现在只剩下三十几乎人家了。

搬走的二十几户要么是家里绝户的,要么跟着独生女儿去其他地方过日子,还有逃荒的,偷偷去其他大城市过生活。

结果因为没有出行证明被送到收容所的,可他们宁愿在大城市里捡废品,捡烂菜叶子。

或者去城里打零工,就是哪儿缺人搬东西,种田,就去哪儿,就这样,他们也不想回果香村。

果香村名字虽说好,可也是真的穷。

不然山里的女儿也不会一个个的往外面嫁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