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7章 夫妻小话(1 / 1)

加入书签

若说苏家大房嫁女是让不少人嫉妒的话,二房嫁女就是让不少人看了笑话。

不管是嫉妒苏家能攀上赵家这读书人的,还是心里觉得苏家当天表现太过懦弱的,反正这段时间,几乎都在谈论苏赵两家。

王家自然也免不了被人提起,只是村里王家是大姓人家,没人敢说太过分的话,相比之下,苏赵两家的日子就不太好过。

这大概是赵家人自己也没想到的,赵母当天故意弄了那么一出,既是为了出心中的一口恶气,也是想给苏家人一个下马威,怕日后苏家人巴上来,拖累了儿子,却忘记了当天那场景,丢的可不仅是苏家人的脸。

如此以来,苏二丫在赵家的情况更不好过,好在她也不是完全没脑子,在赵家待了几天,弄清楚了赵家的情况,主动给了赵母一百文钱,总算让赵母对她的态度好了一些。

这些苏小麦哪怕不去打听,也从三嫂的嘴里听说了。

王三婶在村子里人缘好,几乎没有她不知道的八卦,加上知道嫁到赵家的是苏小麦的堂妹,故而更多留意了几分。

所以苏小麦也知道了不少事情,比如苏二丫嫁进去后,被勒令不能耽误赵秀才,据说到现在两人还没圆房。

比如苏二丫每天在赵家起早贪黑的忙活,还被赵母时不时的找茬。

有时候苏小麦都怀疑这些人是不是躲在人家床下偷听的。

被王三嫂知道后,笑眯眯的道,“这你就不知道了,赵家说是出了个读书人,可孤儿寡母,没个进项,那真是面上光。”

王三嫂特别不喜欢赵母,每次见到对方时,对方都是一副清高的模样,哪怕是求人帮忙,也弄得像是别人上赶着帮她似的。

遇见了几次后,王三嫂就避着对方走了,她这大咧咧的性子,就不爱和那种动不动红着眼睛的人说话,活像别人欺负了她。

“赵家是外地来的,当初来的时候,也是一副富贵人家的样子,可惜不是个能持家的,这些年下来早就把当初的家底败得干干净净了,成亲那事,和你们家置气只是其一,最主要的还是赵家真的没钱。”

说起别人家的八卦,王三嫂就格外兴奋,“赵家的房子早就卖了,现在住的是买邻居家的半个院子,两家人就隔了一堵篱笆,左边放个屁,右边都听的清清楚楚。

加上赵母那人清高,看人时总是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不少人都等着看她家的笑话,如今可不都盯着呢吗。”

这些苏小麦还真不知道,这几天,她主要还是挂心苏家的事。

成亲的时候,苏家人就憋了一肚子火不说了,就当是赶紧把那个闹事精送走,谁知道苏二丫临走还搞了个事情,她把二房的银子都偷走了。

苏小麦知道的时候,已经是第二天了,苏二婶胆子那么小的,直接跑到了赵家闹起来。

最后母女两个更是在大庭广众之下打了一架,苏小麦知道的时候,已经打完了。

二房的事情和她关系也不大,苏小麦回苏家,主要是被连续的事情打击到的苏老太病了。

直到昨个儿,才算是好的七七八八,她也不再往苏家跑了。

妯娌两个说了没一会就各自分开了,苏小麦累了几天,想着回屋睡一会。等到了屋里,正好看到捧着本书的王皓。

就想起那日苏二丫说的事情,别的不说,她的弄清楚,得罪人是怎么回事,这事情可大可小,万一真因为这个以后伤了手,那王皓这辈子和仕途算是无缘了。

夫妻两个说了一会,苏小麦就问起这个来。

这事不算是什么大事,王皓本来没打算告诉媳妇的,可看媳妇这几天累的不轻,还记挂着,就小声说了。

说起来也不是什么大事,王皓小时候在学堂学的好,夫子都夸他是读书的料子,后来在附近更是传出了小神童的名声。

等到十三岁的时候,夫人觉得火候差不多了,年纪虽然小了点,可现在扬名,对以后也有好处,就让他去参加了童生试。

也是飞来横祸,童生试王皓一路顺利过了,考卷还意外被当时的学政看进了眼里。

或许学政也就是在家里教训儿子的时候,提了一下王皓这个人,对他来说只是无意之举,却被他儿子记在了心里。

后来几次找王皓的麻烦,最开始王皓不清楚,又是小孩子,没想那么多,几次被人莫名其妙欺负,挑衅,谁都不是柿子,愿意随便被人拿捏。

有一次对方做的有些过分,两个人就打了起来,对方被王皓打的不轻。

所谓得罪小的来了老的就是如此,当地学政姓赵,赵家当时就来人要打断王皓的腿给他家少爷出气。

还是有人机灵去找了夫子,夫子找人求情,最后被学政知道后,学政很大度的表示只是小孩子玩闹罢了,还让人把家丁带走了。

夫子和王皓都以为学政大度,这事算是过去了,谁知道后面王皓的院试没过。

平时不如王皓的都过了,偏偏王皓没过,为了防止是出现意外,夫子还专门让王皓默写了院试的内容,对一个院试来说,那试卷称得上出色。

不论是夫子还是王皓都以为是其中出了意外,夫子还安慰王皓等明年再考,结果第二年还是没考上。

夫子才觉得不对,问了人后知道是赵家故意让人压着的,到了这个时候,夫子哪还不明白怎么回事。

他气的不行,当即就要去找学政理论,学政知道后勃然大怒,好言好语请走夫子,表示一定会严惩家里人。

结果他这边还没回家,王皓就被人打了,对方蒙着脸,是两个大人,可想而知王皓的情况。

不但如此,在当年童生试时往年总会考上一两个的学堂,硬是一个都没有。

转眼,王皓又被人撞进了二月份的湖里,若非是有人看到,可能那一次人就没了。

饶是如此,王皓也因为在冷水里待的时间太久了,落了病,养了三四年才算是好了。

“赵家人做的隐蔽,在我落水之前,也是三不五时出些事情,但都是小打小闹,那时,我年轻气盛,心里存着一股气想和对方斗,现在想想也多亏对方还有顾忌,没有直接下死手。”

当时无法接受的事情,时隔几年再说起,王皓神色平静,看到苏小麦担心还能笑出来。

“后来,我退了学,也就好了,赵家人没再找学堂的麻烦,至于我大概是觉得我活不了多久,忘了吧。”

其实并非如此,赵家如此行事,夫子在这里教学这些年,总有一些人脉,干脆直接请学生带着去了一次官员的聚会,当众将此事戳破。

学政看似权力大,也只是在下面这些小地方,更何况这个赵学政本身只是从五品的员外郎,还是因为祖荫才有的。

相比于知州还要差上一些,有了老夫子这一闹,赵家到底不敢再像之前那样,还特地派人来王家赔罪。

说是赔罪,其实是警告,王皓也是那时决定了日后定要科举的心思。

听完之后,苏小麦心中一凛,这种心思狭隘之人,最是记仇,不过是小孩子之间的打闹,都能故意拿捏别人的前程,可见对方的心性。

这样的家中长大的孩子又会是什么性格?若说对方突然想起儿时之事,故意让人断了王皓的前程,不是不可能的事。

“那你要考院试,岂不是危险。”苏小麦不安道。

“无妨,他在任上待不了多久了,明年院试应该就会换个学政。”对方在禹州待了两任,也该回京了。

且他也不是挨了打不还手的人,早些年是年纪小,又一心要养身体,没时间去管太多。

在前年身体好些了之后,他对此事已经有了计较。这种人让其继续当学政,不知还要害多少读书人。

只是这些事情说来,难免还让媳妇担心,王皓干脆转移了话题,“娘之前说过等我成了亲,家里就分家,估计也就这几天了。”

这事苏小麦还真不知道,也没人不长眼的在她这个新嫁娘面前说分家的事,听王皓这门一说,她的心思暂时转移了。

赵家的事,她记在心里了,有机会定要回敬一二,且知道赵家人行事,她也要给夫君准备一些防身之物。

心思转到分家这事上后,苏小麦想到如今王家的情况,就是一阵头疼。

说起来,王家的人是真的多,在农村生七八个孩子的不算多,也不算少,可真正能都养活的就少之又少了。

王家却又是不同,王老实和王春花是半路夫妻,苏小麦也是嫁入王家之后,才彻底弄清王家的情况。

王母从小受宠,成年后家里人舍不得她远嫁,后来刚好在临县救了个落魄书生,干脆就招了上门女婿。

王三郎和王皓的父亲就是那个落魄书生,后来在王皓两岁的时候,书生去赶考,遇上了山匪,同行的人带回来的只有对方散架的书箱。

王春华算是成了寡妇,有着家里做靠山,她的日子倒是不难过,可家里人总觉得自家姑娘可怜,有人就提到同样丧妻成了鳏夫的王老实。

王老实人如其名是真的老实,他和前面的媳妇生了三子两女,一个大男人带五个孩子,自然不容易。

后来经过媒人说合,两人就成了一家,这样孩子按序排下来就有七个,后来两人又生了最小的儿子,王家就有了六子两女。

这么一个家,想要分家,苏小麦想想就觉得头疼。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