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章 第 2 章(1 / 1)

加入书签

明月的自行车总掉链子。

她刚骑到榆树下,链子就掉了,八斗叔路过,过来帮她。八斗叔三十了,没结婚,也没出去打工,在子虚庄很稀罕的哩。他跟旁人不大一样,他写诗,研究毛笔字,尽搞歪门邪道,同他一样年纪的哪个不出去打工?就他常年溜达这那的,跟谁都熟,谁家需要搭把手,他都去,人当他面说得很好听,背后说他是个傻的。

哪个村没个傻子呢?

八斗叔还爱劝架,谁家因为鸡毛蒜皮的事闹上了,他总要叼个烟,一张嘴必是:“给我个面子……”有没有人给他这个面子呢?说不好。

明月小学时叫八斗叔拦过,硬不让走,叫几个小孩儿听他念诗,他问她们好不好,她们捂嘴笑,心里害怕都跑掉了。

瞧,八斗叔这大清早的,胳肢窝又夹了书,一手抽烟,不晓得晃荡啥过来了。

“妮儿,吃了?往哪儿去?”

明月说:“吃了,打算去澧塘呢。”

八斗叔把烟头丢地上腻了两下,把书递给明月,蹲下捣鼓车链子。书用旧报纸包了封皮,脏不拉几,明月站在榆树下看他修车。

八斗叔的脑袋真像老母鸡呀,头发蓬蓬的,他还留胡子,很滑稽,白衬衫领口那油亮亮的,也不晓得洗……他家里只有个老娘了,他本来还有个哥哥,据说是个很平和很勤快的人。但有一年的夏天,是个午后,不晓得因为什么事,他爹打了他娘一顿,打得很凶,打完便那样了吧,该做什么做什么,他爹躺在席子上睡午觉,老大本都出门了,又折回来,拿斧头把爹砍死了。

这桩陈年旧事,明月这个年纪是不晓得的,却也听过。八斗叔的哥哥去坐牢了,他跟着老娘过,他那会儿才十几岁。

子虚庄的人总是说,那个年轻人是很好的,真吓人,竟然做出那样的事。

起先,吓得人都不太敢跟八斗家往来,慢慢把这事忘却,又正常来往。

明月其实也有点怕八斗叔,他跟人不一样,人呐,一跟旁人不一样,就莫名叫人害怕。但八斗叔是个很热心的,爷爷活着的时候,他时不时来家里同爷爷喝酒,他还送过明月词典,不晓得哪里搞来的。

“好了!”八斗叔两手油,只往大榆树上抹。

明月递过书:“八斗叔,你真爱学习。”

八斗叔重言道语,又提他其实考上了大学,叫人冒名替了,这话子虚庄的人都听过,明月问奶奶,杨金凤说听他吹呢,是他发癔症自己想的。明月也爱想象,她一寂寞就爱想象,叫自己坐在另一个世界里头快活。杨金凤这话把她惊得不轻,幸亏,她想的事从不跟旁人说。

“妮儿,知道王小波不?”八斗叔问她。

明月想了一下:“王寨的?”

只有王寨的那姓王的最多。

八斗叔哈哈大笑,明月说:“要不后溪的?”

后溪也有几家姓王的人家。

八斗叔笑得更像老母鸡了,头发炸开,乌烟瘴气的。

明月想不出那会是哪里了。

“王小波是大作家!”八斗叔又摸出一支烟,他点上后,神情陶醉,好像他就是王小波。

明月最早接触的作家是电视里,电视里放武侠剧,上头字幕写着“原著金庸”,她小时候就想,金庸一定是古时候的一个大作家,后来,才晓得金庸还活着。

“王小波还活着吗?”明月觉得真稀奇,大作家叫王小波,像王寨的人。

八斗叔说:“死了,但他的精神永远不会死,人活着都该有自己的精神。”

明月笑笑,八斗叔是这样的,他总要说旁人都不会说的,也听不懂的。明月不晓得怎么回应,她又不认识王小波,他的精神无从领会,可是,人八斗叔刚给她修了自行车,她觉得不赞美一下八斗叔,实在亏欠。

“八斗叔,你真有文化,你给冯大爷家写的门对子刚我骑车过还见了呢!”

她说完赶紧骑上车,她害怕八斗叔再说出些什么她不懂的,那可就太糟了,她无法回应,就像她自己也常常身处这样的困境,老没人听自己说话,灵魂就会慢慢睡着的。她忽然很可怜八斗叔,没人愿意听他说王小波,她跟八斗叔是一样的呀,为什么却不愿意听他说话呢?

她不认识王小波,如果没说对,八斗叔也许会更寂寞。

天晴的这样好,不去打工的人便忙春耕,年轻人很少,原野上鸟雀起起再落落,绿色叫风挪近又放远,明月车子蹬得飞快。

澧塘是热闹的,一到春天每天都跟赶集似的,不过□□里地,跟子虚庄就全然不同了。路边,农家乐的老板娘们站门口拦车,问开小汽车的人要不要吃鸡,吃大鹅。

澧塘的人会做生意,山谷里的老泉灌到瓶子里一块钱一瓶卖给吃饭的城里人,这生意独属澧塘人,泉是他们的,卖小玩意儿也只能澧塘人卖。明月是小孩子,也叫人撵过,她脸皮厚,人要是大声吓唬她,她就装听不见,慢慢走一边去,过会儿,再悄摸回来。

周末人多,多的加她一个世界好像就给塞满了。卖东西的也越来越多,都想挣这个钱。

谷里开着野花,没人看没人管,开得昏天暗地。明月一串风铃没卖掉,人说有点土,她雕的小塔卖十块钱又被说太贵,一泡生意都没做成,真沮丧呐!

明月抱着花布袋子往深处走。

日头漏了点光在山谷里头,一半明,一半暗,春风变凉了,打密的草艳的花里流荡过去。人的眼睛一瞧见这样青的山,绿的水,心也爽利了。明月掐了许多花,盘腿坐那编花环,她手巧,随的是李万年,李万年什么家什都能自己打,更不肖说,给小辈儿变戏法似的编出各样的小玩意儿。

光有花不成,还得有柳条,日头挪到身上来可真暖和,春天就是这样,一天比一天有意思。明月哼着歌,坐在半截破墙头下面已经编了三个。

后头有人过来,踩的草地簌簌响。

李秋屿没看见这里有人,他听见流水,想过来洗把脸。

老泉淌出条小溪来,清可见底,李秋屿洗了脸转过身时,就瞧见了明月。

他看着年轻,身材很高,腿长,因为夹克衫短的缘故,就更长了。明月一眼看出他是城里人,春天风躁,他的脸却是白的,一点春风的痕迹也没有。

李秋屿觉得这女孩子眼睛很有神,冲她一笑,明月有些拘谨:“你好。”

他没打算说话的,笑了笑:“你好。”

明月抱着花环站起来:“你是来解手的吧?”

李秋屿没明白:“什么?”

明月解释道:“你是不是找不着茅房,来这儿解手。”她以为他是看见自己,不好意思脱裤子了。

李秋屿笑说:“当然不是,我看起来像那种人吗?”

明月抿着嘴,摇摇头,他可不像,他白白净净的,眼珠子乌黑,是个怪好看的大人,风一吹他的头发,清清爽爽。

“请问你拍照片吗?”明月问他。

李秋屿说:“不拍,有事?”

明月失望地看看他,她以为,他会拖家带口来玩,需要个花环。

“没事,我问问。”

她又把风铃从布袋子里拿出来,风一吹,叮当响。

“你要不看看我叠的风铃,想不想买个?”

李秋屿导航导错路,开到这里,这里民风并不算淳朴,驶过路口时,被澧塘的人要了过路费。刚进来,便有人围上来卖东西,他什么也不需要,那些半大孩子堵着他,他要了一瓶水。

“多少钱?”

明月说:“一块钱一串,你要是拿三串就两块钱。”

李秋屿不说话,笑着看她,明月脸怪热的:“我不是进人家的东西,这是我自己编的,没要贵。”

李秋屿说:“没说贵,不念书了吗?你们这的小孩儿都在这儿做生意?”

明月说:“我不是澧塘的,是子虚庄的,我念初一。”

李秋屿似有所思:“你父母呢?他们允许你周末来这儿卖东西?”

明月说:“我跟奶奶过,父母都在外头打工。”

李秋屿便掏出钱夹,给了她五块钱的票子,明月难为情了:“我就叠了三个。”

李秋屿说:“三个就三个吧。”

明月没开张,一毛钱没有,她要去人店里换下零钱,李秋屿本想阻止,她却脚踩风火轮,急忙跑了。

李秋屿料定这五块钱打了水漂,可惜她那样一双眼。

他走出山谷,明月跑得吭哧吭哧回来了,把三块钱找给他。

李秋屿捏着票子,问道:“还卖什么吗?”

明月非常高兴,木塔掏出来:“这个,十块钱,我自己雕的。”

李秋屿拿在手里看了看,蛮精细的手工品,他有些存疑:“你雕的?”

“我爷爷会木匠活儿,我跟他学的。”

李秋屿笑笑:“不是你爷爷雕的?”

明月低了头,揪花环上的柳叶:“我爷爷死了,这就是我自己雕的。”

李秋屿声音也低了下来:“抱歉,你手艺挺出色的。”

他说话斯文,像老泉下头的小溪,不急也不慢地往前淌着,明月抬起脸,腼腆笑笑,对大人跟她说抱歉觉得稀奇。

“要是你买,就八块钱。”

本来十块钱不还价的,明月觉得,她的木塔值这个钱,她费了一周的功夫,手指头锉烂了,木塔上的窗户都瞧得清呢。

这弄得李秋屿不买都对不起她的让利。

他给她十块钱,明月坚持把先头的两块还给他,他不肯要,明月很固执,李秋屿觉得自己同一个小女孩拉拉扯扯也不太好看,便没坚持,问起她路。

明月得了十块钱,心里特别甜蜜,她要把花环都送给李秋屿,李秋屿说:“你辛苦编的,我可以买。”

一切都很自然很自然地发生了,他没有要买东西的打算,却买了一堆。

明月本想五毛一次租给那些拿照相机的城里人,可她改主意了。

“这个不要钱,送给你。”

李秋屿说:“这怎么好呢?我要这个也没什么用处。”

明月笑道:“怎么没用?拍照片戴头上可好看了。”

李秋屿说:“我不爱拍照。”

“那你能送人啊,送你的姊妹。”

“我的姊妹不爱这种东西。”

明月有些惆怅:“那我没什么好东西送你了。”

李秋屿笑道:“你这生意做的。”他像是思考了片刻,把车里的一个熊猫公仔给了明月。

非常可爱憨厚的熊猫。

李秋屿说:“拿去玩儿。”

明月爱不释手,瞧了又瞧,她怕弄脏了公仔,放进袋子,心想棠棠一定会高兴坏的。

可这么大这么漂亮的玩具,肯定很贵。

她挣扎得脸通红,到底把那十块钱还给了李秋屿:

“我用木塔给你换吧。”

李秋屿说:“礼尚往来,这是送你的,木塔是你的劳动成果我不能白拿,花不少功夫吧?”

明月觉得他声音真好听,真温柔,听得人都生了点寂寞,也不晓得怎么回事,她觉得自己很受尊重。可这样的人,这样的声音,昨天还没有,明天也不会有了。她心里像是日头落了,黄昏时分。

“那你明年春天还会来吗?”明月问。

李秋屿是给人烧纸,归来误入歧途,明年春天,他有些出神,他都不知道这是个什么地方。

明月很急切说道:“你来,我会送你一个很好很漂亮的木雕,不要钱,你来不要钱的。”

她很郑重强调:“真的,你是不要钱的。”

李秋屿不知道说什么好了,小孩子这样认真,他很擅长给人以怜悯,叫人好过些。但他不好答应一个小孩子,他不会再来。

“我其实是开车走错了路,明年春天……应该没办法过来。”

明月心里像是叫风吹满了哀愁,她讪讪地笑一笑,不再说话。

李秋屿看看手里风铃,说:“风铃就很漂亮了。”

明月不大信:“刚那个阿姨说我这风铃太土了,所以没要。”

李秋屿笑道:“怎么会呢?能做出这么漂亮的风铃很了不起的,物美价廉。”

“那你喜欢我的木塔吗?”明月不好意思问道。

“当然,我还没见过你这么聪明的初中生。”赞美一个孩子,是很轻而易举的事情,李秋屿完全不用花费心思,他的模样,好像从不会说任何一个叫人不愉快的字眼。

他认真跟她说话,明月想哭,她的心就像澧塘的老泉,汩汩冒着,不停往外冒,流出一条永不干涸的溪流。她却没有机会再送他木雕,他要走了,从哪儿来不晓得,要到哪里去也不晓得。

“等过年去庙会,我会跟菩萨求叫他保佑你。”明月想不出什么了,只能说这。

李秋屿非常意外,他笑道:“菩萨保佑我什么?”

明月说:“保佑你发财,长命百岁。”

这是一个小孩子能想到的最好愿景了,李秋屿失笑:“有钱有命,非常好。”

“我们这正月里头,还有书会,热闹得很。”明月极力想跟他再说两句话,她多希望再见到他啊。

李秋屿自然是不感兴趣的,但他很懂照顾一个孩子的情绪,她看上去很文静,其实很爱说话,也不算怕生。

“卖书的吗?”

明月笑了:“不是,是说书的,就在隔壁花桥子的麦地里。”

李秋屿想了想:“正月那么冷,为什么不放在这会儿呢?”

明月说:“那不行,麦苗起身就不能踩了,回头不结穗,没听说过三月里办书会的。”

李秋屿没听懂,笑笑:“你知道的很多。”

明月低头踢了踢小石头:“我知道庄稼的事,城里的事我就不知道了,我是井底之蛙,就坐这里,只能瞧见我们这里的事。”

她觉得挺害羞,为自己不晓得城里的事。

这小孩子说话显得很寂寥,脸是稚气的,话又很老成,李秋屿道:“城里的人也不知道庄稼的事,大家生活的环境不一样而已。”

明月抬起头:“城里的人只想来吃走地鸡,不想知道庄稼的事,可我们这的人想去城里,做城里的事。”

李秋屿无话可说。

他只能问她:“你想去吗?好好念书,念好书就有机会到城里学习工作。”

明月扭过头,轻轻叹口气:“我能吗?我这样的到城里能干什么呀?”

她脸上并没什么希望可言,还是笑着的。

李秋屿发现她是很秀气的,眼睛很美,时不时露出一些迷惘的神情来。

“能,只要你想,我的大学同学里也有从小村子来的。”

明月一直笑笑的,她也不知道自己想不想,她混沌,像天地还没叫盘古劈开。

“你是大学生吗?”

李秋屿说:“我已经毕业很多年了。”

“念大学好吗?”

“很好,能认识投缘的人,还能尝试很多事情。”

明月说:“那我信你。”

他说的她不大懂,但李秋屿看起来一点不像会骗人的。

李秋屿笑道:“不过,有时别人的话也要想一想再决定信不信。”

明月怪笃定:“是你说的,我就信。”

李秋屿今天话太多,他得走了。

车子掉了头,农家乐的大鹅伸长脖子叫唤,想要追人,被明月掐住脖颈拎到了旁边去。

车窗是开着的,李秋屿跟她道别,明月摆了摆手。等他的车动了,明月忽然跟着车跑起来,像小时候那样,年关过后追着李昌盛夫妻坐的汽车。她好几年没这样追过汽车了,她长大了,即使李昌盛夫妻再走,她也不会这样追的。

可她上一次追汽车,才刚十岁,她就这么跑起来,小辫子一跳一跳,好像前面有爸爸妈妈,她把三年里的想象与现实迅速混淆了,这是她唯一的机会,别人都有汽车追。

李秋屿从后视镜看到她,明月一直跑,她觉得自己又变成了很小很小的时候,只要跑得快,就能追上汽车,她喘不动气了,也毫不在乎。

李秋屿不断从后视镜看她,那个女孩子穿的是红衣服,像团火,烧了一路,他不懂她追他车做什么,只能停车。

明月眼角有了眼泪,她喘着粗气,李秋屿诧异不已,他递给她一张纸巾,安抚说:“如果我明年还来,一定会找你买东西,回去吧。”

明月没说话,她只是想追汽车,她像只掉队的候鸟呆滞地看着李秋屿,李秋屿微笑:“你叫什么?我来的话肯定会找你。”

“我叫李明月。”她呛了一嘴灰尘。

李秋屿说:“这么巧,我也姓李,有机会明年见好不好?你先回去,要是你能考第一,我再送你个礼物。”

李昌盛夫妻那年走的时候,也说明年回来,明月分不清承诺和谎言,就像分不清是天大还是地大。这没什么要紧的,明月摇摇头,告诉他:

“谢谢你跟我说话,我今天非常高兴,再见!”

她往后退了几步,抱紧熊猫。

李秋屿回头看了她两次,她开始变小,最后成了一个红点,立在春天里不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