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3章 新村官(1 / 1)

加入书签

皇帝开创者、在职皇帝、预备役皇帝在梨村过了一个他们有生以来最贫困的年。

但他们也知道,相比他们所知道的贫困,这里的年已经很宽裕了。尤其是打工的人回家,带回来不少物资,这几家人的孩子手上也多了零花钱。

陆老大知道自己房子被租出去了也挺高兴,陆根水把黄金分给他一些,叫他去城里时换成钱,他就跟老婆带着儿子在老屋那住了,跟他们打招呼说随便住。

马尾辫和几个年轻人,跟着两个中年人一起来村里,给两户绝嗣的老人送了米油,又到几个穷得底掉的人家坐了坐,还去了据说是战死军士的家中,同样送了东西,这叫皇帝三人组有点惊讶,向村民私下问了身份。

陆根水见怪不怪地答道:“乡里的领导。今年乡长带队去别地了,去年是乡长来的我们这。”

李世民去找了段校长,段校长在自己家给他腾了张床,年前就经常让他住家里,跟自己一起上班,周末回梨村。他安排了学校的老师,还有他自己,轮流给他补课。

李世民虽然在这里过了年也才虚岁十一,实足不过十岁,但他心性跟现在的四五年级小学生不是一回事,在家时虽然受宠,但也被看作应该懂事的年纪来教导了,心性早熟。

他也聪慧。他的母亲在史书上记为过目能诵,可能有夸张的成分,但他自己看书,看个两三遍就能背下来。再加上他那时开蒙后读书,背书就是基本功,早训练出来了。

且他与嬴政、刘彻一样,作为历史留名的帝王,虽然未必在智商上一定远超旁人,但精力充沛、做事专注,对感兴趣的事能保持长久的热情,这方面确实是超过一般人的。

也就是说,如果他就是当世的真正小学生,以他的能力,杂事牵绊的情况下未必一定能考985或211,但考个大学应该是基操。

现在他全力补习小学的数学和语文,尤其是数学,进度自然很快。在初步弄懂了符号和基本运算规律之后,从十月自学到过年回村,不论难题的话,他已经差不多完成小学三年级的学习了,能考七八十分的那种。加减乘除问题不大,主要是现在的小学数学题也上了难度,刚接触的人不习惯那种思维方式,不是一下能跟上。

他本来也才十岁,就算明年下半年入学,从四年级开始上,都不算上学晚的。

可能做难题还不行,但书上的练习没什么问题。

李世民读过史书后认真想了几天,确定自己现在回去啥也干不成,而且历史与政治的复杂,也不是他这个年纪轻易能弄明白的。

所以嬴政与刘彻的精力放在读史与史评上,他却暂时放弃了这一块,只简单看看,而将精力放在了数学上。他还小,又没有臣子可用,只能靠自己将这些学回去教给别人。

取舍之道,尽管年纪尚幼,他也明白。

年后,还没到学生开学的时候,李世民还在家自己刷题,马尾辫又回来了,这回没中年人,只她自己,村里人喊她刘shu记。刘彻还问她:“你这刘氏是大汉的刘氏吗?”

“应该是吧。”刘敏笑着答道,“早就找不到族谱了,不过刘邦传下来那么多后代,我要是也不奇怪啊。哎你们落户在这了,分地怎么说,定下来没有?”

“不分了,我们打算进城。”刘彻哪看得上村里的地,他们卖几块玉有了钱就打算离开见见世面,分地这事麻烦,不想纠葛。他有点不高兴,她都自认是他刘氏之后了,怎么直呼太祖高皇帝的名讳呢,能不能有点尊重?

刘敏想了想,也没说什么,她刚来,情况还没完全摸清楚。

随着这位刘shu记进驻,村里的生活开始慢慢发生了变化。

先是修路,嬴政三人特意去看了那让他们羡慕的路是怎么修的,对施工的机械几乎叹为观止。也实在是村里闭塞,仅有的几部手机被孩子们占得紧紧的,还整天打游戏。打工的人回来之后则是整天看直播,奇形怪状的男人和尖下巴的女人叽哩哇啦乱叫,实在没让他们看到什么了不起的事物。

通讯功能非常了不起,但是学不来,除了李世民不死心的打听了一下没打听出名堂之外,嬴政和刘彻都放弃了。

他们一天天的就看着那路延伸过来,李世民从段校长那儿回来后,去跟工人打听了一下,回来说这条路因为在山里修比较难,得有六七个月才完工。

听着挺久的,但是看已经修好的部分,宽4.5米,硬化路面,到时不要说自行车,三轮车,就是那不用牛马人力驱动的四轮汽车在上面跑,也是没问题的。

他们见过的货车,要把山里的货拉出去,把外面的货拉回来,有这样的路,那还叫事吗?

如果全国都修了这样的路,京城的军队可以迅速带到边境,这对于春秋战国时的诸侯国来说不重要,可对于嬴政梦想中的庞大帝国来说,几乎是完美。

他想要这样的路啊。

机械一时是做不到,但用的材料似乎可以想想办法。巧了,刘彻也这么想,两人不约而同,在工人休息时各自找人打听,发现这东西还真能想想。

水泥。就算这次不行,下次来也要想办法弄明白它。

没有这里的机械,开路并不能省下人力和时间,但是他们那时候的路,想要高质量完成、长久使用的话是很费人工的。土不是堆上去就开始夯实,而是要铺上三层,生土、熟土,以及最上层加工过的熟土。

熟土里要掺上其他物质,高温焚烧,多层加固,这才能使道路不生草木,坚固耐用。

嬴政早就想过,他得修这样的路,不然以后很难快速运兵到关中之外,再费力也要修。但要是能做出水泥,这方面的人工就可以省下不少了。

他是最迫切需要这个的,刘彻都没这么急,他留下的路,汉朝还在用呢,凑合凑合也够用了——不能想这个,一想就生气。

有了身份证之后,他们就不用到学校通过唐校长借书了。三人自己办了镇上图书馆的证,想借就自己跑一趟。镇上的书不多,老旧,但二十四史还是有的。有些史论著作,旧书的价值也未必就低了。

嬴政自己去了一趟镇上,回来时心情有些不太好。

他这次借书时浏览了一下书架,竟然看到还有关于自己皇陵的书,打开一看,陵倒是还没发掘,外围已经被刨开了。虽说书中有言,为了保护不会开陵,但这口气,他感觉迟早危险。

一路走回来,嬴政脑子里两个念头在打架。一个念头是既然两千多年都没有盗掘和开挖,似乎他不用在意;一个念头是迟早要被挖坟,不如薄葬!

回到村里都没作出决定,却看见刘敏在往村里一户无赖人家走。嬴政放下思绪,跟了过去,刘敏回头见是他,打了声招呼,问他:“又去镇上借书啦?”

“正是。”

“你们家李市怎么样,下半年就好入学了。要是能上五年级,说不定初中毕业还赶得上那波对口班。”

刘敏说的是唐校长讲过的那事,富裕城市对口接收他们这里成绩一般的贫困学生去职业学校学技术,国家补贴。李世民小学都没上过但也不是文盲,不管是唐校长还是刘敏,都觉得这条路适合他。

就是这个事可能会办几年就结束了,他要是能跳到五六年级,再上三年初中,说不定还能赶上。要是从三年级上,那就久了,真不好说到时是什么情况。

嬴政摇了摇头,淡然道:“我们并非一家,他的事不必问我,他应该也不想上职校。刘shu记这是要去陆二毛家中?去他家中,还是叫人同行为好。”

那个无赖儿,上无老母下无妻儿,混睡混吃,偷鸡摸狗,满嘴荤话。一个女子单独去他家实为不智。

刘敏摸了摸口袋里的电击器,她其实有准备,不过她来的这个村子还行,陆二毛也是有贼心没贼胆的那种,不然她也不敢一个人去啊。

“谢谢你啊。”她笑着道谢,知道他跟上来是担心自己的安全,有这个足有一米九的青年跟着,确实安全感爆棚了,“我就是去看看给他发的猪怎么样了,上次交待他的也不知道记不记得。平常没养过猪的人,我怕他给养死了。”

没错,白发了那个陆二毛两头猪去养,嬴政觉得十分不值,这种无赖活着何用,纯粹浪费钱粮,逮起来强迫做苦役还差不多。

两头猪,还不如找个老农养一年,年底宰了全村吃肉呢。

话说这里养的猪也很好,长得飞快,极肥壮。

长得飞……快……极……肥……壮……

嬴政少见的失态了,几乎是呆滞地看着猪圈里那两头猪,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刘敏只是叹了口气,出去到隔壁不知说了什么,拎回来一桶猪食,一勺勺抛到猪圈里。

那两头瘦成长条的可怜猪拱过来吃得飞起,嬴政慢慢找回了自己的语言能力,简直是暴怒!

“厚颜无耻,岂能称人!竟不将他捉拿入狱吗?”

刘敏喂着猪,却有些司空见惯的样子,心平气和地道:“我下村前跟朋友聊过,他们去扶贫的地方比这更夸张的也有,我有心理准备。人家没犯罪,怎么能捉人呢。”

喂完了猪,她又敲门喊陆二毛,陆二毛披着衣服睡眼腥松地出来,蹲在门口嬉皮笑脸,刘敏也不生气,好好的劝说了半天才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