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0章 【第四回】莫听穿林打叶声(肆)(1 / 1)

加入书签

指月阁顶,重重迷宫阵法之内,抱月间。

这抱月间不过二十尺见方,从指月阁外却看不出什么异样,实则这一间只有外面所见阁顶的九分之一,另九分之八是环绕八方的一圈圈迷宫阵法。阵法是沈亦之亲自所设,三十六种变化复杂纷繁,抱月间坐落正中,亦是阵眼所在。

将沈碧安顿好,沈亦之坐在案前,听辛未和庚辰一一汇报这些时日的消息。

辛未与庚辰先行,便是为了接手近些时日洪都的事务,将一些琐事与必要准备都处理干净。而这期间,风雅楼指月阁的事情说少不少,说多却也不多,无外乎只有两件事。

一是“红尘剑”,二是霹雳堂。

这就包括了霹雳堂夜袭指月阁、掳走傅敏一事,自然,也就要提到到前些时日,辛未搜出来的那封事关重大的信纸。

“‘玲珑谋者’崔子攸。”沈亦之读完那页信,看了一眼颇有些熟悉的落款印鉴,“你们刚才说,当时霹雳堂劫走傅敏,用的是三息镇魂香?”

“正是。”

沈亦之将那信放到案上,点了点头:“用这种方式来自证身份,是他的风格。也算老相识了,与他合作拿下霹雳堂,倒是稳妥得多。”

霹雳堂袭击指月阁这么大的动作的确只是个幌子,甚至劫走傅敏也只是个障眼法,崔子攸实则是为了瞒过血月教与苏氏商会的眼睛,来给他送这么一封信——甚至可以说,从当年崔子攸拜访霹雳堂、赠送雷云三息镇魂香之时,便已经谋划到这一步。

这信中已将崔子攸这么长时间的筹谋尽数罗列。这位“玲珑谋者”于洪都筹谋一年之久,又假扮雷云掌控霹雳堂八个月,只等他这边作出回应了。

将信在一旁放好,沈亦之问道:“永安镖局那边如何?”

“前些时候更漏子夜袭永安镖局,但有‘红尘剑’相助永安,局面还算稳定。”

沈亦之眉心一跳,抬手按了下,只道:“明日,你二人随我走一趟。”

“是。”

···

何子规回到客栈,坐在案前,却没有再入睡。她大抵也是睡不着了,索性点了一盏灯在案上,怔怔地望着跳动的火光出神。

她当真不该来洪都吗?

也许她不来,阿敏也不会出事,刘乘风这昔日寒霜军也不会死于更漏子手里吗?

她闭了闭眼,开始梳理这几日的事。

近来的事本无什么理由能挤到一起,偏又赶巧地乱糟糟地拧成一团——当真是因为,她这块顽石激浑了水吗?

她陷入思绪,无意间睁开眼。

火光倒映在如墨双眸中,她神思一恍,伸出手去,想要拢住那跳动的微光,可是还未靠得多近,她忽然像是被灼到了一样,一下子把手收了回来,望向自己的掌心。

掌心当然没有被灼伤,仅存的痕迹只有陈年的茧。

她定定地看了一会儿,忽地恍然。

——至少如今救下傅敏的是她,救下刘乘风的也是她。

若是知如今的结果,她也一样会来,也一样会为了护昔年同袍,千里迢迢从长安赶到江南。

她从不会去赌那个“也许”。

···

翌日,何子规带着何方再次去了永安镖局,拜访孙素衣。

何方对永安镖局之事一无所知,见到孙素衣后自是又惊又喜:“孙老前辈怎么会在这儿?”

“仗打完之后,老头子就一直留在江南。年纪大了,也折腾不动了,后来偶然遇见薛露他们,就留下来了。”孙素衣想起什么那时的事儿,笑了声,“要说老头子留在永安镖局也是缘分,就是救了下他们现在那个当家……嘿。当时我听他姓萧,还以为是沉璧那个姓,想着怎么他们肖家人一个一个的,都是个病秧子。”

何子规喝了口茶,没作声。

少年接着问道:“孙老先生不打算回太白山了吗?”

“家里那边有茹菁他们帮衬着,我回不回去也都是那个样子。现在老啦,就顶着个名号,剩下不重要的事儿,就渐渐交给小辈们管了。”

孙素衣念叨着,回身从药柜里取了几个小瓶,又拿了一张纸写了个药方,递给何方:“何方啊,你帮老头子个忙,去前面找个他们称露夫人的,将药和方子给她。”

待将这少年人支走,何子规放了茶杯,开门见山地问道:“更漏子为何一定要杀刘镖头?只是因为,他是寒霜军旧部?”

孙素衣反问道:“那不良人为何一定要杀‘魅影’?”

何子规一顿:“孙老先生怎么知道?”

“老头子怎么说也是第四代药王,从风雅楼那讨个消息不难。”孙素衣摆了摆手,“妳且回答便是。”

“玄鹰符。”

“不错,玄鹰符。这更漏子要杀乘风,虽然不是因为玄鹰符,却也是因为下玄鹰符这个人。”

何子规蹙起了眉。

“我记得何方的父母,也是祝将军麾下寒霜军的兵吧,后来上了战场。乘风也一样,甚至当年安氏和史氏作乱时,他还因此成了久霖的亲兵。”

她微微颔首。从那日刘乘风那下意识一声“少将军”来看,这个身份并不意外。

“对。说来也是荒唐,乘风本在永安镖局待得安稳,便是因当年秉着寒霜军的信念,而在兵戈起时上了疆场,但也为此暴露了身份。唉,当年祝家蒙难,祝将军察觉到危机来临,提前遣散了麾下军士,从此寒霜军散落各地,却一直是皇家的心头刺。”

当年扣在祝家头上的罪名虽是谋反,可他们都知道那只是个方便覆灭祝家的由头。若说只是做戏,竟要做到这般,以至连寒霜军都要赶尽杀绝?

“祝家藏着一个秘密。而这秘密,自则天圣后起,历代为帝王家所掌,便不是我们这些江湖人能知晓的了。皇家想将这秘密完完全全把控在自己手里,忧心寒霜军中可能会有人知晓,自然要一个不留。”

一个秘密。

一个自武皇、自则天帝而起的秘密。

为了这个秘密,那位唐明皇一纸“谋反”罪状,令祝家覆灭、英魂难雪。其后这么多年,龙椅上的人换了又换,寒霜军却仍在生死间挣扎。

“所以萧当家和露夫人知道刘镖头的身份,还反而保下了他?”

“正是。萧瑾有一名号,‘持丹心’。当年他还待在自家商会的时候就时常资助那些末路英雄,更何况是祝将军麾下、还是刚从战场上下来的寒霜军旧部蒙难?后来这永安镖局再度立稳根基,受了很多支援,这可跟萧瑾之前的作为不无关系。而如今这永安镖局内,身份隐晦的,其实也不只有昔年寒霜军。”

“晚辈明白了。”

“至于妳——自入暗营起,六七年的打磨,他们的确将妳炼成了一把无往不利的‘红尘剑’。”

何子规只是低声道:“这是必要的。”

“在那些年,的确是必要的。”孙素衣并未否认这一点,“可是如今战乱已过,妳早已脱离战场,也脱离了暗营、解散了‘魅影’,妳该为自己而活。妳如今还念着旧情,也依然恨着一些人——这很好,但是,仅仅是这样,还不够。那场战争中,很多人都失去了重要的人,但妳若是因此只剩下了恨和愧,那就完了。”

何子规垂了眸,静静听着。

“风雅楼立于洛水之畔,寒霜军栖身永安镖局。”孙素衣悠悠一叹,话锋却陡然一利,“那妳为什么不向前走呢?是因为这把剑?他折了一个弟子,又要把另一个也推上死路吗?”

何子规一惊,开口替师父辩驳:“并非如此!这是……晚辈自己的选择。”

可她虽曾在师门前立誓,眼下因那一封信再出江湖,最大的动力却也只是为了护住想护之人。

如此,又算不算得有负师恩呢?

“妳的选择?妳是选择自己走上这条路,还是选择——接替祝久霖?”

窗外雷声乍然一滚。

她一时僵在原地,说不出话来。

“妳并非是某个人的接替者或者替代品,妳只应该是妳自己。老头子希望妳不再是一把‘剑’,而是一个‘人’,有着自己的七情六欲和所知所求的人。”

半掩的窗户忽然被风吹开,雨声和话语同时入耳的一瞬,有什么从记忆深处的涟漪激荡中浮现,将那夜星河渡船上摆渡人的言语推了出来——

“只要还是个‘人’,就跳不出七情六欲。而且有的时候,有了这些,才觉得自己像是个‘人’。”

她该是一个人,而非一把“剑”。

何子规阖上眼,抬起左手按了按太阳穴,药香隐隐约约缭绕。

那摆渡人……

说来也怪,来江南这么多天,她竟从未主动想起过那与摆渡人有关的事。分明那人全身上下尽是可疑,却像是红尘万丈中一个泡影,转眼就消散无踪,就连记忆中也未曾有过半分痕迹。

孙素衣拄着竹杖起身,关好了窗:“若是妳来日有机会到蜀地,要能见着嫣儿的墓,便替我祭拜一番吧。”

“是。”她颔首应下,又问:“孙老先生觉得……我与师姐像么?”

“如今的话,像。但妳要记得,妳是妳,她是她。”孙素衣似乎是猜到了她为何会有此一问,叹了口气,“妳之所以有此一问,是因为妳一直以来,都将自己魇住了。”

静默之中,她似乎领悟到了什么,点了一下头。

孙素衣似乎又要说些什么,却又是一道惊雷滚过,截了他的话头,接着外面雨声骤然变大,像是沸了。

入耳是暴起的兵戈声与喧哗声。

何子规提了剑,纵身冲进雨幕中。

大雨滂沱,刘乘风半跪在地上,胸前被利器破开好长一道口子,正往外不断地冒血。他勉强睁着一只眼,试图看清眼前挡在自己身前的人,却被雨水冲了眼睛,愈发地看不真切了。

若非何子规那一剑来得及时,更漏子真的能在这永安镖局、在他们眼皮底下强杀刘乘风。

有幸熬过牵连、走过战火,好不容易安居于这间镖局之中,却还要因为那样荒谬的缘由殒命吗?

刘乘风一个恍惚,只想起很多年前的寒霜军军营,那时候祝将军还在世,在凛冽寒风中与他们共分用来暖身的烈酒,就连后来被自己称为“少将军”的人,彼时彼刻也不过是个拿着短/枪的小姑娘。

那些本都是上阵杀敌、保家卫国的好战士。

露夫人领着镖局的镖师们握紧了武器,摆出了备战的姿态,孙素衣也走到这边,小心地扶起刘乘风:“乘风,小范,你们和我进屋。何方,过来搭把手。”

一旁一位负伤的镖师“哎”了一声,上前帮忙搀扶着刘乘风。那本想前来援手的少年回头看了一眼何子规的背影,终还是提着木剑,跟着他们一起去了后院。

“红尘剑。”

那名更漏子一手拿着梆子,打更槌却在腰间,手里握着一柄短刀——这种短刀名作“一滴”,是重影门的标配,平日里收在打更梆里,以梆为鞘,战时才会亮刃。

何子规冷眼冷剑,正对更漏子。说句实话,就算明面上谁也不会表现出来,但是她与重影门这些人,却又着实是有一种,近乎可笑的同病相怜。

只因他们都不被当作“人”,而被当作兵器。

可是这兵器,却握在了不同的人手里。

同病相怜,却要相杀。

见她出剑,更漏子反而将短刀一收,拿了打更槌在手。先前对战刘乘风时,因他使用大开大阖的长/枪,自己以利刃近身可以伤人。而如今对面之人在剑术上造诣颇高,他自然不会去班门弄斧。

他手上动作一变,欲要将那梆子抬起。

薄红剑光忽至。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