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3章 第 23 章(1 / 1)

加入书签

五月,新云州颁布了新政令,主街上可以开夜市啦!

可以从申时开到戌时,方念真早已经适应了古代的时辰算法,开到晚上九点也很不错了!

为了方便监管,维持秩序。若是想摆摊,是要到府衙交摊位费登记入册的。

不过这也就是走个过程,摊位费仅仅十文一月,对于要摆摊做生意的人来说,都负担得起。

方念真掰着手指头数了一下自己现在能做成的几种小吃,好像也就烤面筋比较容易了。

登记过后,方念真就把摊位暂时定在了自己的盒饭摊前。

这样就中午卖正餐,下午回家准备一下,晚上再来出摊卖小吃。

是有点辛苦,不过想到小钱钱在向她招手,方念真就一点也不觉得累了。只要不是早起,什么都好说。

隔壁石友大哥本就是铁匠,方念真向他订了个可以架起来的小烤炉。

又忙活着削了好几天的竹签子;好在新云州有卖炭的,不用自己制碳了。

五月初九这日,方念真终于出了夜市的小摊,她别出心裁地定制了两盏包了彩色纸的小灯笼,一个写着“方记”,一个写着“烧烤”。

她仔细想了一下,如果烤面筋生意好,她还是想扩大规模的,就不能局限在“烤面筋”三个字上。

生面筋是她改了凉皮的配比做出来的,毕竟凉皮洗出来的那一小坨太少了,不够用。

而且烤面筋用的面筋需要更光滑,试验了好几日才找到了满意的比例,这几天她就吃各种不成功的面筋,拌着吃炒着吃,都快吃吐了,大福闻见生面筋的味道都直龇牙。

中午在盒饭摊上告诉了食客,自己晚上要出摊烤面筋的消息。

第一天出摊,石家两口子还特意帮她把烧烤炉推过来,帮她串面筋,杂七杂八地干了不少活,帮她把这个摊子撑起来。

所以第一炉,方念真就烤了十串烤面筋,给自家人吃。

她做了两种调料,一种是辣椒末、胡椒粉、芝麻碎和盐做的干料;另一种是红通通的甜辣酱。

她实在是没发现有卖孜然的,也不知道是不是还没传过来。

炭火旺盛,方念真的小摊也亮点多多,装饰显眼。烤面筋定价也不贵,两文一串,五文四串。

石家三口人就等着做第一批食客,也是捧个人场。小石头已经闻到香味儿了,搓搓手等着接串。

“烤好啦!小石头吃甜辣酱的吧,那个相对来说,不怎么辣。”方念真看着火候正好,就把面筋从烤架上拿下来,准备刷料。

“啪嗒”,刚离开烤炉,签子就断了。方念真护了一下才没把烤面筋掉地上,赶紧小心翼翼地转移到刷料的盘子里。

拆开一个面筋检查,只见竹签中间都烧黑了,所以断掉了。

她抬头和石家三口面面相觑,“呃……可能是火大了。”

好在十串面筋,只断了四个,方念真想给他们吃没断的那几个。

石家人却执意要吃断掉的串,说是这样的不好卖给别人了,自家人吃了算了。

她却没允许,拿了新的签子,把断掉的串重新串了起来,刷好料递给了他们三口六串,自己吃一串断掉的。

小石头吃的是刷甜辣酱的,小孩子还没掌握撸串技巧,嘴角两边蹭了不少的酱,“嘶,念真小姨,这个真好吃啊,有点儿辣,但更多的是甜。”

石家两口子则都是一串辣酱的,一串撒了干料的。

石友大哥很是赞许,“外皮都有点酥了,这干料和甜辣酱味道也都好,真香。这个下酒也好!”

方念真在又烤断了几串后,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把竹签用水泡一下,再串面筋烤,终于不再断掉了。

几口人就围着方念真的摊子吃,天色这时候也暗了下来,方念真点亮摊位上的小灯笼,红红粉粉的灯光,映得二十米开外就看见了“方记”的小摊。

逛夜市的人也逐渐多了起来,老食客也有特地来支持生意的。

“方记”这小摊上辣椒面的味道太霸道了,香味儿都飘出去很远。

不仅逛街的食客来买,附近卖糖人、煮馄饨的摊主都忍不住来买了一串尝尝滋味儿。

多数人还是选择了刷甜辣酱的,只有小吃摊的老食客,吃惯了辣味的,会直接选择撒干料的。

第一天出夜市,方念真没有准备太多,不到八点就卖完回了家,也算是一种变相的“饥饿营销”。

石家刚好也逛完了夜市一条街,帮她把东西收了起来,一起回了家。

方念真就和石大嫂复盘,“光忙着面筋的事儿了,我该再做些酸梅汤的,他们辣得吸溜吸溜的,都去买斜对面的银耳羹了。”

石大嫂就抚掌大笑,“哈哈哈,我说那个摊主怎么一直望着你笑呢,敢情是你给人家‘送钱’了。”

后来的日子,方念真果然做了一大桶酸梅汤带着出摊,配着烤面筋,销量也很好,银耳羹的摊主也不再对着她笑了。

白天的凉皮,晚间的面筋,简直要把方念真榨干了,怎么做都是不够卖,她不禁开始思考,自己是不是得转换个模式了?现在已经不能自给自足了。

她包的是人家羊杂汤店的摊子,到六月末也就到期了,迟早要换个铺面的。

如果自己想开个小店,可能还要小小装修一下,再定制些器具,那么,现在就该开始物色店面了!

说干就干,方念真寻了个牙侩,让他帮忙寻一处妥当的店面。

不出三日,就来了消息。

“就在你摊子的斜对面,他家是做早餐生意的。有事要离开新云州了,不过这店子直接卖,不租,不知道你能不能接受?”

“他卖多少钱?”

“二十五两,现在我就可以带你去看看店面。”

这个价格让方念真有点犹豫,她本意是租一个铺面,现在要是花这么多银子,对她的现金流还是蛮有影响,风险也很大。

但是,等到她进了店,就又有些心动了。

因为这店面的后面,还有个小院!方方正正的围着三间房,还有口水井。

这个后院若是作为作坊可太好了,一些需要保密的加工,还在自家小院做,不需要保密的,就在这个后院完成。

请牙侩又去讲了价,两家面谈了一下,最后达成了共识,二十两银子。

牙侩很是专业地办好了手续,拿到房契那一刻,她都感觉有点不真实。算上中介费,这一下子就掏空了一半的小金库,方念真属实有点肉疼。

不过,这也算是自己穿越过来奋斗的第一套房!在古代买房还是比现代容易多了,想当年她大学毕业做博主,还很火嘞,也还是五年后才买了一套小面积的。

联系了一个工头,方念真肝了几晚出了一个装修图纸,工头看了,拍着胸脯说一个月必定完成!

石家和胡家听说了她买铺子的事,都惊讶得很,他们知道方念真赚了钱,但是没想到,她都能买得起主街上的铺子了。

石大嫂一向是个直爽的,就跟石友讨论,“你说,我是不是也不该守着现在这份厨娘的工,虽然稳定,但是一月才不到三百文,可能都没念真一天赚得多。”

石友倒是没有给她泼冷水,“咱们寻个不怎么需要成本的路子,我支持你。”

那边胡家阿婆也有了自己的想法,开起了家庭会议。

随着天气变暖,已经有一些蔬果下来了,方念真实在忍受不了萝卜丝拌的凉皮了,即便现在黄瓜价格不算低,她也还是咬牙换了。

食客们一尝拌了黄瓜的凉皮,无一不拍手称赞。

“这凉皮配黄瓜,清新又爽口,真乃绝搭!”

“是啊,方厨娘,你该早一点改为黄瓜的,贵一些我们也接受得了。”

凉皮的销量又攀上了一个新的高峰,方念真的懒觉时间也被剥夺了。

她和石大嫂、莫大姐是白天做,晚上也做,累得嘿哟嘿哟的,却还是供不上卖。

石大嫂咬了咬牙,下定决心辞了厨娘的工作,直接在方念真这里“全职”了,这才缓解了一些压力。

不过因着是多做多得,石大嫂的月收入也提高了一大截子。每日结工钱她都乐得合不拢嘴。

“妹子你说我之前咋那么死心眼,你也不劝劝我,这赚得可比以前多多了。”

方念真也跟着笑,“我之前对自己的生意也没信心,哪能瞎劝你,你之前那好歹是个稳当的路子。”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就到了五月底。

方念真的小菜园,已经有几个青辣椒结成了,她摘了下来,做了辣椒炒肉过了把瘾,汤汁拌上米饭,吃了两大碗。

随着方念真对辣椒的使用,新云州的百姓也对这种作物产生了好奇。

瑞王府那边,适时低价售卖“辣椒”的种子,说是即便销量不好,到时候做成干辣椒了,他们瑞王府也照单全收。

人们多多少少都买了点,就在自家小菜园里尝试种植。也有那胆子大的,直接种了几亩地,赌一把它销量好,价钱高。

方念真的小店在一个月后,果然装修好了,她认真翻了下黄历,选了个诸事皆宜的日子,准备开业!

作者有话要说:真真妹儿买房了!撒花

(话说写到烤面筋那段,我家楼下烧烤店真得飘来了烧烤味儿……我还寻思着,这隔着电脑怎么还能闻到味儿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